红人快讯


全国妇联推出《灯火里的中国》姊妹篇《花开中国》——著名作曲家舒楠谈音乐创作美学的“舒式旋律”

发布时间 2025-03-08    编辑:红人快讯    
0

撰文/亦乔2025/3/6

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春意融融,在这样的日子里有一首值得让女性可以愉悦聆听的新作品《花开中国》全网上线了。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作为中国女性而言,有这样一首歌,是献给新时代每一个追梦的她,每位女性可以学唱、传唱。作为策划者之一的作曲家舒楠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着他酝酿一年多之久的歌曲《花开中国》终于献给了他的女性朋友们,他非常喜悦地表达了对素有“半边天”女性朋友们的尊敬和赞美。

歌曲《花开中国》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携手著名作曲家舒楠音乐团队和词作家梁芒联袂合作,这是继《灯火里的中国》之后,舒楠创作的“中国系列”姊妹篇,歌手谭维维、吴碧霞、王丽达、希林娜依·高、黄霄雲多元声线交汇演绎。带有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人文精神的歌词与舒楠“舒式”旋律的音符,构建了一幅中国女性群体绽放的音乐画卷。

这首歌曲的新鲜出炉给很多女性带来的期待感是非常充满惊喜的,作曲家的脑海里是如何把描述女性的美的旋律流淌出来,唱入心间?通常来讲,人们在对歌曲类型的设定上会习惯性地分为主旋律、流行风等不同,而作曲家舒楠有他专属的音乐特质“舒式旋律”,这种恰到好处又妙不可言,令听者想唱,让唱者愿意分享。舒楠作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代表作品《灯火里的中国》《不忘初心》《新的天地》《追寻》《生死不离》等都已家喻户晓,擅长以音乐传递时代精神。他曾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音乐奖、六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2024年还荣获了中美电影节和荷兰塞普蒂米乌斯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花开中国》主题表达的当代性

在谈及构思这首歌曲的创作时,舒楠老师记忆犹新,“2023年的春节,我在三亚时就已经在酝酿这首歌了。我的责任重大而使命光荣,我一直非常想为女性单独写一首歌。我的奶奶是我的女神,从小我是奶奶带大的。我记得,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奶奶总能为全家变出一碗清汤面来。即使在缺吃少穿的时候,她也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体面不失尊严。2024年,她96岁去世了。我是对她充满了敬意和尊敬,她的善良、她的简朴,她的坚韧,她的勇敢,都给我留下特别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女性特别重要的品格,所以我对这首歌曲倾注了太多心血,在我脑子里改了无数版,我觉得最后的呈现,全国妇联的同志们她们很喜欢,我自己也很喜欢。”

《花开中国》延续了舒楠大气细腻的创作风格,以“花开”为意象,隐喻女性如花般绽放的生命力,同时呼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主题。歌曲包括了新时代女性精神的四重维度:柔韧之美(“睡莲”的静默生长)、文化自信(“牡丹”的传统符号现代化)、社会贡献(“托举半边天”的责任担当)和全球关怀(“点亮世界每个角落”的普世价值)。舒楠说,“在创作《花开中国》时,我就想把这些伟大动人的美好品格都凝练进一首歌里。这首歌开头听上去很轻,温柔、浪漫,触动着你的心……到副歌部分就变得宏大磅礴,这是一朵花绽放的过程。未来我们要加入大合唱,邀请全球的杰出华人女性都来唱。”

《花开中国》舒式旋律的“记忆密码”

歌曲的音乐文本是一种回环咏叹的时空架构,首尾以睡莲、牡丹意象闭环呼应,形成“水中月-天上焰”的垂直空间,“锦绣山河-世界角落”的横向延展,呈现给大家的是女性立体化的精神疆域。舒楠谈到睡莲是出现在第一句,是因为它最能触动我。我在法国巴黎的博物馆看过莫奈《睡莲》的原作,我也很喜欢中国画里如林风眠笔下的睡莲……在我心里,亭亭玉立的睡莲,就像《花开中国》里写的那样“浮动根叶、典雅翩跹”。随后,“锦绣山河中开放,辉映华章”融入一个大的时代洪流,逐渐到“花开中国,千朵万朵”。歌词通过“我”到“每一个姑娘”的视角转换,实现从独白到合唱的升华。睡莲、牡丹等独舞式意象在副歌中汇聚成“千朵万朵”的群体绽放,呼应现代女性既保持个性又凝聚共识。另外,舒楠在绽放的旋律中思考体现女性之美,副歌部分既可以随口吟唱,唱的很安静,也可以唱的很壮阔。它是一个开放式的旋律,看似简单,但绝非随机波动,而是通过音高、节奏、动态量化的精密计算,将自然界的生长韵律转化为音乐参数。这种“科学化作曲”思维,既保证了艺术感染力,又暗合人类听觉认知的本能偏好,最终成就了一首兼具美学深度与传播效率的新时代颂歌,这样的记忆密码也是献给半边天女性的。

《花开中国》是音乐与自然的共生叙事

舒楠是一位爱花的作曲家,平日里他的工作室一直有鲜花的陪伴,看到不同姿态的花对于他而言也是灵感恣意构思的来源之一吧。在惊蛰与春分的节气过渡(3月5日-20日)对应歌曲中的叙事进程,以自然界的苏醒暗喻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春天三月的温柔光晕中,《花开中国》以音乐为载体,将自然物候与女性精神编织成一场视听共振的仪式。这首歌曲选择三月上线,既是生物节律与人文精神的精准对位,亦是当代文艺创作的生态学实验。

谈及《花开中国》旋律的灵感,他说:“这是来自于花儿和女性之美。花这种植物,它是跟女性是在一起的。睡莲、牡丹充分的反映都是女性之美。所以《花开中国》的旋律概念是从一个含苞待放的状态到盛开的过程,起伏优雅,错落有致,它不是一下就能豪迈和雄壮,它是轻轻地安放,静静的展开。回想监棚录音时,舒楠说,我从一开始就让谭维维演唱时要安静,要安静,只要把每个字安放的好就是我想要的演绎效果了。因为从含苞待放到盛开、怒放再到完全绽放。A段(独唱)旋律级进与歌词的静态描写(如“伫立”“浮动”)同步,模拟含苞待放的蓄势。副歌(合唱)的音程突增形成抛物线式跃升,配合歌词爆破音(“绽”“放”),形成听觉冲击力,激发思维与行动的联想,这是属于音乐美学的力量。

歌曲多声部对话结构体现在谭维维、吴碧霞、王丽达、希林娜依·高、黄霄雲角色的分唱乐句,模拟社会分工中的女性角色多样性(如艺术家、劳动者、领导者)。主歌独唱(个体叙事)与副歌合唱(集体宣言)的交替,形成“个人-群体”的复调叙事,强化“半边天”的集体力量。这种角色分配与音乐的叙事策略也是舒楠反复思考、不断创作的结果。他说,歌曲要好学好唱,因为是广大女性要唱,要有适合他们的调,就是任何普通的广大劳动者的妇女都能够开口就唱。我希望这首歌能让全世界都听到女性的不易,也帮助每个普通妇女发声——她们日常可能是沉默的,但她们作出的贡献是伟大的。舒楠在采访最后说,《花开中国》这首歌称得上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首歌,希望它是我献给所有女性的代表作。

舒楠通过《花开中国》完成了一次音乐与时代的对话。歌曲跳脱传统赞美的框架,以“花开”暗喻女性在突破自我、打破偏见中的成长,呼应了当代女性追求独立与平等的社会思潮,将历史语境中的“巾帼”转化为当代女性的自我宣言,兼具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当广场舞大妈在《灯火里的中国》中扭动腰肢、当00后在弹幕中刷“这红歌有点潮”、当扶贫干部含泪唱响《不忘初心》,这些场景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新时代的主旋律,早已不是单向灌输的号角,而是全民参与共创的声音共同体。这次专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推出的这首作品,旨在致敬所有的中国女性在社会各领域绽放的独特光彩与坚韧力量。

热点MOST POPULAR
  • 《明媒善娶》:任豪用演技点亮荧幕的古装佳作
    在暑期众多剧集里,《明媒善娶》凭借其轻松有趣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理想的“下饭小甜剧”。而任豪饰演的陆...
  • 杨洋《凡人修仙传》优酷热度破万!精准演绎韩立引燃修仙热潮
    7月29日,由杨洋领衔主演的《凡人修仙传》优酷站内热度强势突破10000大关!达成三天热度值破万的好成绩。开播前,该剧便...
  • 杨洋《凡人修仙传》线下活动欢乐多多 游戏互动嗨翻全场
    7月29日,杨洋携众主演出席《凡人修仙传》微博追剧团与抖音追剧团,与翘首以盼的剧迷们共度今夏。现场人潮涌动,热情似火,欢...
  • 跑男团集体“上头”的零食 米多奇三季超馍力,快乐永不打烊
    《奔跑吧13》的终场哨声响起,但那些让人尖叫、捧腹大笑、心跳加速的名场面,是不是还在你脑海里循环播放?——白鹿鹰眼如炬精...
  • 高温下的清凉接力:携手艺人力量致敬“城市美容师”
    烈日当空,蝉鸣聒噪。当多数人寻找空调房避暑时,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在烈日下, 百余名城市美容师仍手持扫帚,在滚烫的柏油...
  • 《凡人修仙传》周小飞“对战”杨洋,大秀武力值!
    《凡人修仙传》从网文大IP,到游戏、动漫、电影,再到真人版电视剧,可谓一路备受关注。7月27日仙侠剧《凡人修仙传》在优酷...
  • 《明媒善娶》:一部被争议淹没的宝藏剧
    家人们,今天必须来聊聊《明媒善娶》这部剧,真的感觉它播不逢时,在一片争议声中草草完结,太可惜了!这剧放在暑期档,却几乎没...
  • 必胜客赞助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一杆必胜”共赴沪上巅峰之约
    7月28日至8月3日,代表着世界斯诺克最高水平的顶级赛事之一——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在卢湾体育馆上演,精彩的巅峰对决再...
  • 黄晓明第一时间驰援北京暴雨灾区 二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践行公益初心
    7月28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灾害,已致30人遇难,超8万群众紧急转移。灾情发生后,黄晓明的明天爱心基金迅速行动,第一个...
  • AI 中国好声音嗨翻 WAIC,当歌手遇到能唱会跳的机器人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在这场年度最重要的 AI 盛会上,灿星文化旗下梦响强...